极简宗教史

1犹太教

约公元前20世纪左右,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一个名叫亚伯拉罕的
族长,随即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Ur)、经巴比伦(Babylon)、马利(Mari)、哈兰(Haran)迁徙到被称作迦南(Canaan)的地方(今巴勒斯坦)、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Beersheba)。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Abaraham)。
亚伯拉罕生子以撒(Isaac),以撒生子雅各(Jacob)。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列祖(Patriarchs),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李牧 特朗普将把美国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

亚伯拉罕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古时信奉多神,以日月星辰或者神化君主为崇拜对象,其中太阳是主要神祇。传说亚伯拉罕曾与故乡的人们发生争执, 宣称有比日月星辰,更伟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们敬拜。后来,王唯恐亚伯拉罕的观点蛊惑民心,破坏多神教威胁自己的统治,就没收了他的财产,将他放逐哈兰。
从哈兰移居迦南后,亚伯拉罕就彻底放弃了多神教, 以唯一的神El为敬拜对象。El是闪语(Semitic)中表示最高主神的一般称呼。在这几个称谓中,“El Shaddai”最为重要,因为被认为是亚伯拉罕家族。所以,后世的以色列人就以El Shaddai为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三始祖信奉的神。

雅各其中10个儿子,2个孙子演化为12个部落,并称为“以色列人”。
公元前18世纪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后来开始了长达约400多年寄人篱下、遭受奴役的苦难史。

在公元前15世纪一个杰出的犹太人应运而生,他就是摩西(Moses)。摩西和他的以色列同胞不堪忍受埃及法老和统治者的奴役,决心离开埃及,回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居住过的迦南,重新开始自由的生活。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并没有直接去往“应许之地”迦南,而是在西乃半岛辗转逗留了40年。

这一声枪响,能否唤起对法律的信仰

关于摩西在西乃山接受上帝的启示这一事件,现代学者们认为, 《圣经》中有三种记述。第一是《出埃及记》20:1-17,第二是《申命记》5:6-21,第三是《出埃及记》34:10-26。尽管三种记述不尽相同,但都表明一个事实,作为犹太教基础的法律是经过摩西确立起来的,摩西是犹太教的间接创始人。要守安息日;要孝敬父母;不可谋杀;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证;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财物以及所有。这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诫。其他的法律包括内容广泛的律例典章,例如,如何对待奴婢,怎样处罚各种偷盗,什么罪当处死刑,以色列人当过的节日,等等(详见《出埃及记》18-23)。

后来,上帝先后两次将摩西召到西乃山顶,让他每次在山上住留40天,然后赐给他两块刻有十诫的石版。摩西下山后按照上帝的吩咐,制造约柜,置石版于其中,将其供奉在按照上帝的旨意建造的会幕里面。从此以后,以色列人心目中的上帝就和他们同在,指引着他们在旷野度过了40年的艰苦岁月,然后又佑助他们打败了当时在迦南地的七个部族,使他们进入“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建立了以色列王国。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接受上帝启示的法律,同时也是他们和上帝之间的契约关系的重新确认。早在亚伯拉罕时代,希伯来人就相信他们和上帝之间立了契约,即亚伯拉罕尊上帝为唯一的神,上帝反过来令他子孙繁多,成为大国之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并扬他的名,使其后人得福(参见《创世记》12:2、17、2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埃及遭受了400多年的奴役,以色列人的“契约”观念已经淡漠。逃出埃及后,以色列人需要适应沙漠地带艰苦的生存条件,并准备进军迦南,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在这关键时刻,上帝赐予以色列人法律,因而使他们与上帝的永久的契约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立。《圣经》说:我是耶和华,你们祖先的神,即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创世纪28:13) [1] ;“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同上,19:5-6);以色列人的回答是:“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同上, 24:3)。契约一经确认,以色列人作为上帝选民的特殊地位亦随之确定。
从此,以色列人自觉为上帝的特选子民,和上帝保持一种特别的关系,这种选民意识连同上帝启示的法律就成了维系犹太民族的独特的强有力的纽带。如果说亚伯拉罕的一神敬拜为犹太教奠定了基础,那么,500年后摩西在西乃山领受上帝赐予的法律,并确认以色列人和上帝之间的牢不可破的契约关系,则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从此,以色列人有了成文的法律。这是一个系统的信仰体系和价值体系,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为的指南。
可以看出,犹太教和犹太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犹太人创立了犹太教,同时,犹太教又塑造犹太人的个性和民族性,造就了作为犹太教的实践主体的犹太人。在这个意义上说,犹太人不管作为个体还是群体,都是犹太教的产物。

摩西没有完成去“应许之地”立国的大业。他在去世前把权利传给约书亚(Joshua),由后者带领以色列人去征战迦南。

征战时期

经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以色列人获得了大致为以色列和约旦的地盘,具有了可靠的地。在约书亚死后的200年间,以色列人和周边民族的战争连绵不断。后来军事首领,扫罗(Saul)被先知撒母耳选中为王。建立了君主制国家。扫罗之后,大卫(David)继任国王。大卫定都耶路撒冷(大卫城),进一步统一和壮大了自己的神权国家。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是一代明君。他对犹太教的最大贡献是在耶路撒冷建造了巍峨壮观的圣殿,史称第一圣殿。圣殿是存放约柜的地方,也是以色列人举行献祭等神圣典礼的场所。所罗门死后,统一的以色列王国一分为二。南方为犹太国,主要由犹太和便雅悯两支以色列人组成。北方为以色列国,由以色列其他10个部落构成。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攻克以色列,其人民被掠往亚述,后逐渐同化、消失。南方的犹太于公元前586年被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灭亡,民众被迫流亡巴比伦50年,史称“巴比伦之囚”。由此逐渐产生犹太教。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覆灭新巴比伦王,发敕令让犹太人重返家园。回到故国的犹太人重建了圣殿,史称第二圣殿

波斯时期

波斯帝国统治迦南的200多年中,犹太人享有较大程度的自治,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到了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大军扫平迦南,取代了波斯在这里的统治地位,并由此进入埃及。
在希腊统治时期,犹太教曾经一度和希腊文化共存,然而公元前198年以后,亚历山大的后继者们则强迫犹太人放弃犹太教,接受希腊文化。犹太人不堪忍受希腊人对他们的政治压迫和宗教迫害,奋起反抗。著名犹太民族英雄马伽比(Macabees)率众武装暴动,并于公元前161年和142年两度战胜敌人,获得政治自由。不过,这段和平岁月没有持续多久。
公元前63年,庞培(Pompey)的罗马大军进入了巴勒斯坦,取代了希腊人在这里的统治。不久,亲罗马帝国的犹太人希律(Herod)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并成为傀儡政权的王。希律王死后,他的三个儿子瓜分了这个地区, 以后内乱不断,民众也开始大量外逃,流亡到世界各地。
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放火把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夷为平地,犹太教的献祭和与之相关的仪礼制度从此一劳永逸地消失了。在此后的1800多年中,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成了“没有祖国的人”。
1948年,返回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这种局面才宣告结束。
对于圣约的坚信,犹太人认为这就是上帝对他们的召唤,也是他们对世人的见证、他们的使命。但犹太教并不主张其他民族为了被救赎而必须接受她的宗教信仰和敬拜方式;这世界会因为它所行的而受审判,而不是因它所信的教条而受审判;所有公义的民族皆分享将要到来的和平世界。因此,犹太教并不是一个积极传教的宗教。犹太教堂所接受的改信者,必须遵照犹太教当局的规定,因为一个人改信犹太教并不只是简单的自我认定的事情。基本教义以摩西·迈蒙尼德于12世纪归纳的13条为核心:
1、造物主,创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
2、造物主,为独一无二的真神。
3、造物主无形质。
4、造物主,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
5、造物主,为唯一应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敬拜之物。
6、先知一切传述皆真实无妄
7、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
8、律法为神向摩西所传,并无更改。
9、律法不可更易。
10、造物主,洞察世人一切思想行为。
11、造物主,予遵守律法者奖赏,对践踏律法者惩罚。
12、复国救主弥赛亚必将降临,应每日盼望,永不懈怠。
13、人死后将复活。 [2]
犹太教以希伯来圣经(基督教称之为《旧约圣经》)为根本,这就是基督教所相信圣经中的旧约。犹太教不会称希伯来圣经为“旧约”,因为犹太教不相信神的约会“旧”。基督教在希伯来圣经的基础上还相信新约,而犹太教不相信新约,他们不相信基督是旧约预言的弥赛亚。旧约预言弥赛亚要来,基督耶稣降生就应验了旧约这些预言,可是除了跟从耶稣的门徒以外,犹太人不相信耶稣就是当来的弥赛亚,结果犹太人把耶稣交给罗马人,把他钉十字架。犹太人复国,除了部分是基督徒之外,大部分还坚守旧约,不信新约,他们还在等候弥赛亚。
他们认为上帝是纯精神的,不能接受上帝的有形(这一点和伊斯兰教类似,伊 斯兰教承认耶稣是先知)。
犹太教实行割礼,安息日是星期六,神职人员称为拉比
犹太教也不传教,不传外邦人。

妥拉教诲书中说到

终有一天地球会毁灭
而你们中会出现一个人 他将统领犹太人建立以色列的天国、
神的仆人将会降临
神会将众人的罪孽归罪于他一人身上
他将受到苦难
 到了公元30年前后
耶路撒冷的土地上出现一伙人 再讲耶稣的故事
据说一位叫耶稣的犹太人 是犹大部落中 大卫王的直系后代
他能显示神迹 碰一下病人 病就好了
挥一挥衣袖 让四五千人吃饱饭
称呼神为爸爸
有一部分犹太人相信耶稣就是预言者的弥赛亚
犹太教圈 认为 耶稣传外邦人  破坏的老祖宗的规矩
拒绝承认 耶稣是弥赛亚 否认耶稣的故事

基督教

相信耶稣的神迹的由于没有外邦人的限制 传播到了更远方

圣保罗在希腊文化圈里和各地书信来往

讲述保罗和各地信耶稣的神父论述观点

人生的最后在罗马被囚禁

为了自己的信仰殉道

为基督宗教构建了理论基础

因信称义

神为什么要发大洪水,因为神觉得人类不干净不诚实,内心阴暗 偷蒙拐骗 自私

这些都是有罪的 所以上帝给摩西十诫碑 教诲人 只要按照律法 就可以做无罪的人

犹太教认为 用高强高压的外力规范信徒的生活 达到正义

而保罗从外在的束缚转换成 由内而外的 自发的信念来寻求正义

他提倡妥拉的部分律法要去掉  抨击表面功夫 强调心灵净化

犯罪了要虔诚的从心里改正 而不是用动物的血 代替献祭

要认识自己的错误 请求神的宽恕

保罗的理解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圈

耶稣更新神和人的约定 只要信耶稣 都能够被这个体系所认可

所以妥拉书在基督教历史里被命名为旧的见证 旧的契约

而保罗的理论被整编起来被称为 新的见证 新的契约

两部分 在4世纪被敲定了版本 组成了 圣经

绝美古诗

1离思五首

作者: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江城子》

作者: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

《蝶恋花》

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

《卜算子》

作者: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6

《摸鱼儿·雁丘词》

作者: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7

《鹊桥仙》

作者: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

《上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9

雨霖铃·秋别
柳永 〔宋代〕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0望海潮
宋 ·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暮,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sikao

思考慢一点,到得快一点

敏感者们总是能看透整件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你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一件事。它的好处在于,无论你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或者是富有创造性的。许多作家、艺术家或者思想家都带有典型的高度敏感型人格特征。

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在眨眼之间就做好一个决定。对我来说,在工作会议期间,我很难确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无法决定自己更倾向于哪一个行动方案。我更想把它留到后面,给自己一点时间将事情想清楚。一开始我会为自己在工作中延长大家做决定的时间而感到愧疚。无奈大家已经习惯了我的行事方式。但当我将自己的决定回复给同事时,我发现他们非常尊重我的观点和想法,因为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思维非常缜密。

延斯(Jens),55岁

与高度敏感完全对立的是行动被冲动和无意识控制。但是当某些高度敏感型的人被刺激淹没,无法抽身时,他们很可能达到绝望的顶峰,濒临爆发,进而做出一些冲动行为来帮助自己抽身离开。比如突然辞职,跟朋友断绝关系,疯狂地吃喝玩乐,甚至是给年迈的父母打电话发泄自己的情绪。

有时,高度敏感型的人会被误解为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两者的区别在于,高度敏感型的人很快会为之前的行为后悔,尤其是当他们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痛苦或者不快时;而边缘性人格障碍倾向于做出生气和自我防御式的反应。作为一个高度敏感型的人,你非常想要避免出现任何失误。一旦你伤害了他人,即使是动物,不管以什么方式,你都会感到极度愧疚,长时间处于深深的自责中。

追求生活有趣、有味

多数敏感者倾向于选择相对谨慎的策略。他们总是将安全放在首位,享受熟悉的感觉。但是也有一些敏感者喜欢冒险,探索新的事物。如果你觉得自己容易感到无聊但又容易感觉疲惫,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喜欢寻求刺激的敏感者。而想要从中达到平衡其实并不容易。

作为一个寻求刺激的敏感者,如果你的生活总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你很快就会厌烦这种不断重复和无休无止的生活节奏。你总是想要给生活加一点调料,使之变得有趣一点。你渴望去旅行,尤其是去那些你从未去过的地方。

在旁人看来,这些寻求刺激的敏感者很可能会自己找一堆麻烦,难以收场。尽管他们很容易受到刺激,也很容易被刺激淹没,但是他们总是不断地去寻求新的挑战,而又不断变得疲惫不堪而难以应付这些挑战。事后,他们又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但其实他们并不需要自责——因为对未知的渴望并没有错,只是这种渴望很难与他们的高度敏感型人格平衡。这有点儿像开车,我们必须一只脚踩在油门上,同时另一只脚踩在刹车上。只有两只脚完美配合才能驱使车子平稳前行。

高敏感人喜欢聊深度

大约有70%的高度敏感型人属于内向型,而另外30%则属于外向型。如果我告诉一个来访者,在我看来他/她应该是一个内向的人,常常会立刻遭到反驳:“不可能,因为我不会一个人呆坐在角落里,我并不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如今,“内向”这个词可能已经带有贬义了。人们总是将它与难以接近、事不关己,喜欢自己待着,爱钻牛角尖或者总是游荡在网络世界里等形象相联系起来。

根据荣格的理论,相比于物质世界,内向型的人更关注内心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关心自己心里的一隅,其实他们也关注着别人。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会发现自己对关于物质的肤浅话题丝毫不感兴趣。漫无目的的闲聊很快就会耗光你的耐心。但你却很乐意与人进行有深度的沟通,不管是一对一的对话还是分享式的小团体交流。相比于很多人的大群体,你更喜欢一些小组织,因为它所需要的精力更少。

其实,即使你是一个外向型的敏感者,你也不会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社交。因为你同样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来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跟内向型的人一样。

我们很容易混淆高度敏感型和内向型这两种特质。它们的确存在一些共同点。比如,荣格认为,内向的人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喜欢思考和反省。并且这两种类型的人都不需要过多的外部刺激,心里都有五彩斑斓的生活,被自己丰富的思维和想象滋养着。他们也需要花费很多能量来思考和消化外部输入的刺激和体验。

当然也有特例,一些高度敏感型人虽然极度内向,但并不回避社交,即使长久待在大群体中也不会感到不适。这些人常常成长于一个大家庭,或者习惯了学校的集体生活或者其他人多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这种许多人在周围的感觉是熟悉的,甚至是安全的。高度敏感型的人在社交中表现活跃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来自环境的压力。如果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只有在你表现得外向活泼时才能得到家人的认可,那么你会觉得表现得外向是一种必需。

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70%的高度敏感型的人比较内向。因为小团体有利于他们思考,也不会轻易让他们身心俱疲。

但是,让高度敏感和外向并存则非常具有挑战性。对高度敏感的外向型个体而言,当他们兴致勃勃地想要进行更多的社交时,总是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高度敏感的内向型个体中,只是程度相对较轻。

给自己贴标签,就是为人生设限

事实上,不可能存在一种分类方法让我们百分百地符合其中一种类型。因为100个人就有100种类型。如果你尝试将自己与某一种类型匹配,那么你一定无意识地排除了人格中其他无关的特质。一旦你将自己定义为某一特定类型,你就会根据该角色给自己设定界限,进而忘记自己还有改变和成长的潜能。

将人定义为不同的类型能够让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这一点,我们就可能一直处于认为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的误区里。进而,如果他人的行事方式跟自己不同,我们就会断定这是不对的。在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前,我就常对自己说,那些精力充沛、生活匆忙的人一定是因为害怕像我一样深入了解自己。我坚信他们其实是在逃避某些事物。而现在,我知道他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着而已。

同样地,外向型的人也可能相应地认为,那些内向型的人其实就是冷漠、自私,对他人没兴趣,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别人身上而已。如果外向型的人看见对方宁愿一整晚都独自待着而不愿跟自己一起度过,他很可能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做错什么了。因为他无法理解安静的独处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另外,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能帮助夫妻之间更深地了解对方,增进双方感情。

PARTTWO2

高敏感人最应学会的,是停止内耗

为什么高敏感族更容易心累

为什么高敏感族容易自卑

为什么高敏感族更容易心累

典型的高度敏感型的人总是给自己设定很高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行为。

追求完美,乃至苛待自己

我们很难时时刻刻记住需要遵守的箴言。它们有些是父母设立的,有些则是我们自己因某些特殊时刻而设立的。其实,箴言对于生活的存在,就像用勺子吃饭一样。当你刚开始学习使用勺子时,你必须仔细考虑整个过程,一次又一次练习拿稳勺子,并准确无误地将食物送进嘴里。但是你一旦学会,它就会变成无意识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或许你已经将习得的规则完全自动化,可以无意识地按照规则行事。但是,问题在于这些规则可能已经过时,对你不再适用了。

一般来说,敏感型人都很难长时间活跃在社交中。如果你认为自己必须按照那些古老、死板的人格箴言行事,比如必须成为一个社交达人,那你会很快消耗掉所有精力,疲惫不堪。你可能真的对自己太苛刻了。当我跟一些高度敏感型人交流时,也会遇到一些类似的值得商榷的规则,下面就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必须尽全力去做事

我不能让别人发现我的缺点

我不能做一个自私的人

我必须时刻留意他人,确保他们不出问题

当有他人在场时,只顾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很不礼貌的

我不可以犯错

高标准之下的高期待

典型的高度敏感型的人总是给自己设定很高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行为。比如:

乐于助人

热情友好

善解人意

保持警惕

周全体贴

踏实可靠

关心他人

或许你的人格箴言就是百分百地做到以上所有方面。如果真是如此,你应该已经清楚地知道,你很难在此基础上设定界限,从而为自己留一点儿空间,得到短暂的休息。因为一旦设定界限,让自己有所保留,你就与设定的人格箴言和自我形象发生冲突了。

高自信往往对应低自尊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区分自尊和自信:

自信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行为

自尊是对自我的核心认知,对自我综合价值的肯定

我们很少见到高自尊、低自信的人。对自己形成良好认知的个体,会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挑战,百炼成钢,走向成功。

相较而言,更常见的组合是低自尊、高自信。低自尊的个体常常通过努力工作,或者在某一个领域表现得才能卓越来弥补不足,提升自信。在工作中非常优秀的员工,可能对他们自己的能力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对他们擅长的领域充满自信。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非常没有安全感,总是怀疑自己是否足够优秀,能让别人真正喜欢自己。

为什么高敏感族容易自卑

你会发现即使你表现得不够好,人们也会喜欢你。

高标准常常与低自尊联系在一起。这可能是因为高标准算是低自尊个体的一种补偿策略。你越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你越会努力去遵循一些高标准的要求,让自己可以值得被爱。

对于高度敏感型的人而言,低自尊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我们的行为方式与我们所在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不符。一些高度敏感型人可能从小就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备受指责。

妈妈老说我太敏感了。

英厄(Inger),50岁

或许自打出生,我们就已经成为父母的难题,他们可能会时不时数落我们。虽然在一个复原力强的孩子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但这样的话却会久久停留在敏感孩子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对他们而言,这就是典型的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麻烦和痛苦的经历。

我们总是很擅长在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从前文已经知道,我们偏好的策略之一就是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又常常从自己的行为中找错误。我们宁愿责备自己也不想被人批评。

如果某人指责我,我会为此想很久。即使这种指责是不合理的,我也会不断地问自己:他/她批评得对不对,还是我只是听不下去别人指责我?

珍妮(Janne),31岁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应该为别人的责任买单。我们可能从小就已经对此有所体会。比如下面这个小故事:

当妈妈不高兴时,我总觉得是我的错。我很内疚,因为自己无法让她的心情好转。我觉得自己不是足够好。

艾达(Ida),52岁

你是不是经常委屈自己,讨好他人

或许你已经或多或少地意识到:

我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但是,如果我努力去讨好别人,他们可能就不会离开我。言外之意:如果我不尽最大努力去讨好他们,我就得一直是一个人。

或者:

没有人会喜欢我这样的人。但是如果我努力一点,我就可能会被周围的人接受。言外之意:如果我不努力,大家压根儿都不会理我。

可悲的是,低自尊和高标准总是互相强化。如果你总是按照你的高标准行事,不断地委屈自己讨好他人,你会发现人们会喜欢你,但是你永远无法真正地知道他们是喜欢你这个人还是感激你的付出。

如此一来,你会不断地肯定自己不招人爱的猜想。即使你一次又一次的与爱相遇,你也会告诉自己这份爱只是因为你的高标准,而不是因为你这个人本身。有一次,我告诉一个来访者,在我看来她很可爱,而她回答道:“那是因为我付给你钱了,你当然会这么说。”来访者常常告诉我:“我给你钱让你听我聊天,让我觉得很轻松,因为我不必费尽心力讨好你,不必想尽办法让我们的对话有趣一点。”

许多人为了融入群体而努力付出。小心翼翼地留意着一切,努力表现得热情友好、乐于助人,这也是一种付出。如果你通过付出而进入某个群体,那么你永远都无法确定别人喜欢你是因为你这个人本身还是因为你的付出。如此一来,即使你发现有人喜欢你,你也仍然是自卑的。

如果你总是对自己感到失望,那么高标准也会对你的自我评价产生负面影响。当你以这些高标准要求自己时,慢慢地你也会疲惫不堪。如果你常常进行自我评价或者自我批评,你很容易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难以回头。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你真的用很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找到合适的方法来降低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否则,你最终会被这些标准压垮。一旦你稍微留意那些你需要遵守的所谓的人格箴言,就会触发这一系列消极反应。所以,你需要不断练习。如果你愿意尝试去反抗你的箴言,最后你会发现你以为会出现的灾难性局面并没有出现。当你即使没有实现你的高标准也能感觉良好时,你就会逐渐放低追求完美的界限,变得更加轻松。

通过降低自己的高标准来反抗人格箴言,会带给你一些非常美妙的体验——尽管你内心的焦虑告诉你不要这样做——你会发现即使你表现得不够好,人们也会喜欢你。甚至可能有人会告诉你,你变得更加随和,更好相处,相处起来也更令人愉快了。

学会做自己,不用时时为别人付出。这会对自我认知产生积极影响。降低标准也会给你腾出更多的精力去与他人相处。看,你将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了。

适当降低自我要求,也就降低了焦虑

如果一直以来你都习惯于牺牲自己,那么停下来就会让你非常焦虑。此时,你可以从小的方面着手。当别人向你寻求帮助时,你总是习惯于说“可以”,那么现在你可以试着说“不可以”。或者你可以试着对你即将提供的帮助设定界限:“我很乐意今晚帮你看孩子,但是只能到晚上9点,因为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不要担心降低标准后,你会被他人讨厌或者排挤,因为这并不一定会发生。你的朋友选择你,是因为他们喜欢有这样一个思虑周全、乐于助人的朋友在身边。当然,如果你不再提供让他们习以为常的付出,他们也可能会对你失去兴趣。这时,你应该仔细考虑,是否愿意冒着失去友谊的风险来降低标准?或者说,那些只对你的付出感兴趣的人是否真的值得你继续让他们留在你的生活里?是否应该趁此机会去发掘你们友谊里的其他东西?一般来说,不可能所有朋友都会离开你,但是也无法保证所有人都会留下来。这给了你绝佳的时间和机会去鉴别身边哪些是真正的朋友——是因为你这个人而不是你能为他们所做的事而跟你成为朋友的。

你的内在小孩,是不是总担心被抛弃

相比于一个复原力强的孩子,那些神经系统异常敏感的孩子在被陌生照料者丢在一边,甚至有过被抛弃经历的,会受到更多伤害,也可能会提升他们的焦虑水平。

有时,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你仍然像小时候一样害怕被抛弃,好像自己仍然非常弱小、无力,无法依靠自己生存下来一样。

所有小孩都需要足够的照料,否则他们很难存活下来。但是,成年人却可以在荒芜的沙漠中独自存活数年。如果有人提醒你,你不再是小孩了,你可以靠自己生存下来,生活也不再那么危险,你或许就不再那么焦虑。但是你的恐惧已深入骨髓,只有新的经历才可能撼动你的神经系统,改变长期固有的状态。当语言不再有效时,我们就需要用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改变固有的观念。

我决定不再在办公室做一个委曲求全的人。我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告诉我的同事:她高声打电话的声音严重干扰到我了。我为此在床上辗转反侧一整晚,脑海里浮现各种可能的结果。我想象她会非常生气,甚至直接跑到经理办公室要求把我换到其他办公室。

整个早上我都坐立不安,试图寻找一个机会跟她聊一聊。但是每次都失败了。

午休的时候,我出去散了散步,整理了一下思绪。回来之后,我深吸一口气,将心里早已想好的话告诉她。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我努力保持呼吸均匀。似乎一切都安静了下来,我焦虑得不敢抬头。时间变得如此漫长。然而,她说道:“我希望你能更早地告知我。不过还是谢谢你现在讲出来。”于是,我们一起协商,并为此找到了解决方案。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后来我意识到,我好像更喜欢她了,我能感觉到她也是如此。如今,我们开始分享更多的想法了。

这次经验极大地鼓励了我。于是,我回到家,诚实地告诉丈夫,他晚上起床开灯其实会影响到我。

九歌·湘夫人

先秦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 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继续阅读“九歌·湘夫人”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全文阅读

第一点 人的堕落
1、“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起初神创造天地,创造了地上的万物,又用尘土造人,就是起初的亚当和夏娃,叫人看守管理伊甸园。但是亚当夏娃因为不听从神的话,偷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于是罪就入了世界。从最初的推卸责任,一直到该隐杀亚伯,世人的罪越来越大。神观看地上,一个义人都没有。当亚当夏娃犯罪以后,神并没有把亚当和夏娃治死,而是用动物血代替了亚当夏娃的血,用动物的皮做衣服,来遮盖因他们犯罪所带来的羞耻。因着他们的犯罪,他们被神赶出了伊甸园,从此人与神之间就有了罪的隔墙,人要亲近神就必须来到祭坛面前,向神献祭以赎罪或感恩。因着犯罪,地也受了咒诅,长出了蒺藜来,人必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2、“因为罪的代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6:23)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5:12)
“永生”是神的恩赐。“死”是罪的“恩赐”,因着亚当夏娃的犯罪,罪就入了世界,与之伴随而来的就是死,罪来到,死就是人犯罪所得的工价。当亚当夏娃在伊甸园的日子,神吩咐他们“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6、17)但是人不听神的话,却吃了神所吩咐不可吃的果子,于是咒诅临到人的身上,永远的生命不再存留,死临到了世界,上帝用尘土造人,所以人也必归于尘土。但是,神是慈爱的,亚当夏娃犯了罪,神却为人类预备了救恩,死并没有立即临到他们的身上,耶和华用动物的血与皮遮掩了他们的罪,代表了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
第二点 人不能靠行为得救
1、“这要作你们永远的定例,就是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为他们赎罪。”(利未记16:34)在旧约,神和人之间要有祭司来作中保的职分,一年一次带着赎罪的血独自进入耶和华的帐幕,将赎罪的血撒在施恩座上,以赎全会众的一切罪,包括误犯的罪和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犯的罪,而会众只有在帐幕外等候与神和好,没有自己向神献祭,与神交通的机会,因为人与神之间有罪的隔墙阻碍了人与神之间的交通。献祭并不能除去人的原罪,也没有永远赦罪的功效,因此每年大祭司都要进入至圣所,为众人献祭赎罪。
2、“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马书3:20)“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马书5:20)
从创始到如今,没有人因行律法称义,因为没有人能够行全律法,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叫人知道什么是罪,什么是错,使人知道自己是不能自救的罪人,“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救恩是神赐的礼物,不是因为我们的行为,也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义的举动,而是因为神的怜悯和恩典。“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救恩若是出于人的行为,人必要自夸,但是救恩是神的恩赐,是因着人的信,也就是人称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而不是依靠人的行为,因为凡行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行律法不能叫人得救,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旧约一年一次的赎罪祭不能永远除去人的罪,行律法的也不能叫人得救,那么到底人怎样才能得救呢?感谢神,耶和华以勒,他为我们预备了丰盛的救恩,亲自差遣自己的独生爱子,为世人钉死在十字架上。
第三点 上帝为我们预备的救恩
1、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是神实施救恩计划的一部分,是神从创始就为我们预备的。《创世记》3章记载了人的堕落,在人堕落之后,“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创3:21)。我们看到神是慈爱的,并没有拿去他们肉体的生命,而是用动物代替了亚当夏娃,用动物的皮来遮盖他们。并预言说:“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这是第一次预言神的救恩,预言了神的儿子,女人的后裔耶稣基督必要代替人的罪,把自己当作活祭献在神的面前,以无罪的代替有罪的。因耶稣基督一次献上,就成就了救赎的功效,用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将一切信靠他的人从撒旦的手中买赎回来,不在作罪得奴仆,乃是像基督一样成为神的后嗣,因为福音的奥秘就是,叫一切相信耶稣基督的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
2、“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9:22)旧约的赎罪祭是靠流祭牲的血,将血洒在施恩座上以赎全会众的一切罪,但是那只不过是暂时的,没有永远的功效。旧约的赎罪祭,所被杀的羔羊预表了耶稣基督的救赎。在旧约,大祭司要每年一次进入至圣所献赎罪祭,“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属乎这世界的。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9:11、12)
“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这是神的命令,若没有耶稣基督赎罪的宝血,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罪都不能赦免,没有耶稣基督的宝血,人类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所犯的罪都不会得到赦免,除非人的罪被圣子的血所洗净,否则必不得赦免。“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西1:14)若不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就没有救赎:“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弗1:7)。“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利17:11)
3、(约19:30)当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高呼“成了”的时候,神的救恩计划已经完成了。以前,人只有靠重复的献祭制度来赎罪,因罪使人与神隔绝,人要用动物代替自己献祭给神,叫自己可以在神面前罪得赦免,并得洁净,因人不断犯罪,就要经常献祭。耶稣来完成了神的救赎工作,担当所有人的罪,替我们受刑,借着死亡,付了我们犯罪的代价。“成了”就是说“完全偿还”,救赎工作已经完成,以后,人不用再靠着重复的献祭制度,单借着耶稣所成就的救恩,相信耶稣的受死复活,就能越过犯罪死的刑罚,坦然亲近神,永远与神同在。“成了”也宣告了撒旦的诡计已经彻底的失败,从此人不在受罪的辖制,凡相信主耶稣的人,都可以靠着耶稣胜过一切的罪过,因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已经战胜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王。于此同时,基督也宣告了,从此人与神不再是为敌的,基督在我们和神之间作了新约的中保,殿里的幔子裂为两半,人与神之间的隔墙已经没有了,藉着耶稣基督,人与神和好了,不再是为敌的。“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因他使我们和睦(注:原文作“因他是我们的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弗2:13-16)
感谢神,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为了我们的罪,也是神的爱的彰显,《罗马书》5章8节“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若不是神爱我们,若不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我们的罪就不能得到赦免,我们就不能称义,也就更不能得到永生。感谢耶稣基督为我们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4:25)。虽然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在三天之后他必定复活,因为他有复活的能力和权柄。
感谢神,最后我们用《以赛亚书》53章1至8节来结束我们所分享的话题。
“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未完待续

氓-诗经

先秦 佚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赏析

《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后二千余年的叙事诗,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直到近代<a h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6ef1b91928ca.aspx”>姚燮</a>的《双鸩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p>

<p>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p>

<p>  开头一、二章,《诗集传》云:“赋也。”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又发脾气,可谓软硬兼施。可是这位单纯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质,说是必须有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她还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及至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财物,嫁了过去。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方玉润评这一段云:“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诗经原始》)一个“痴”字。点出了此女钟情之深。</p>

<p>  <a h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ae228ff17e71.aspx”>朱熹</a>《诗集传》谓第三章“比而兴也”,第四章“兴也”,也就是说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般以为女子嫁过去三年,但另有一种解释:“三岁,多年。按‘三’是虚数,言其多,不是实指三年。”(程俊英《诗经译注》)实际上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p>

<p>  诗之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虐待的情景。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诗集传》释此段云:“盖淫奔从人,不为兄弟所齿,故其见弃而归,亦不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归咎哉,但自痛悼而已。”说女主人公“淫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话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p>

<p>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集传》指出“此则兴也”,其实它是比中有兴。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方玉润认为:“虽然口纵言已,心岂能忘?”(《诗经原始》)是的,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

高敏感是种天赋

做自己,爱自己

仅此献给所有麻木的高敏感人!

为什么常觉得自己事情做不好、在人前丢脸?

大家都说我太敏感、玻璃心、想太多!这是我的问题吗?
敏感不是缺陷,而是神赐给你的最特别的礼物。
你是否常有下列这样的心情:
·不想给人添麻烦
·需要独处
·容易有罪恶感
·曾为他人眼中的小事深受打击
·面对大量咨询时容易焦虑
·讨厌到人多的地方
·觉得自己做不好事情
◎别让自己的五种感官受到过度刺激
◎受到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在世界
◎爱自己,保护自己
◎练习对自己仁慈
◎练习跟自己和解
◎勇敢做自己,并为此感到喜悦

  • 第一章
  • 你是高敏感族吗
  • 在我们身边,每5 人就有1 人高度敏感
  • 一、高敏感是与生俱来的气质
  • 1.我们能感知更多的信息
    2.高度共情,容易受别人的情绪影响
    3.强烈的责任感,甚至想要拯救世界
    4.拥有更加丰盛的内在世界
    5.孜孜不倦地探索精神世界
  • 二、我们更加谨慎,危机管理能力更强
  • 1.思考慢一点,到得快一点
    2.追求生活有趣、有味
    3.高敏感人喜欢聊深度
    4.给自己贴标签,就是为人生设限

 

正文

高敏感是与生俱来的气质

在我们身边,每5人就有1人高度敏感

我们更加谨慎,危机管理能力更强

在我们身边,每5人就有1人高度敏感

如同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我们也可以将人格分为敏感型和复原型。

30%的高度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动中的活跃分子,估计人群中每5个人就会有1个高度敏感型的。其实,不管是在人类还是其他高等动物群体中,我们都可以区分出两种类型——高度敏感型和高度复原力型。因为相比于敏感型,高度复原力型会更擅长于勇敢地抓住机会,并对自己充满信心。

如同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我们也可以将人格分为敏感型和复原型。并且这两种类型之间的差异可能比性别的差异更大。

高敏感型人格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只是一直以来它以其他形式存在于人们的认知中,比如所谓的内向型人格。美国心理医生兼研究员伊莱恩·艾伦(Elaine Aron)首次引入了“高度敏感型人格”这一概念,并给出了它的定义。事实上,以前的她也坚信高度敏感性特质等同于内向型,直到她发现30%的高度敏感型人,在社交活动中居然是活跃分子而重新审视这个定义。

除了内向型,高度敏感性特质也曾被描述为抑制性、焦虑、害羞等,但是这些词语只是描绘了高度敏感型人在不舒适或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的状态,它们忽略的一点是:虽然高度敏感型人可能经历更多麻烦和挑战,但当周围的环境和谐舒适时,他们也能获得极致的快乐体验。

所以,如果周围的环境不够和谐,我们就可能快乐不起来;但是,如果一切顺利,即使如我们这般敏感的人也会充满活力。这已经是得到现有研究结果支持的结论了。研究显示,在挑战情境中出现强烈生理反应的孩子(敏感型儿童)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生病,压力较大时也更容易出状况。相反,在积极和熟悉的环境下,他们会比其他儿童更少生病,更少出问题。

高敏感是与生俱来的气质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能感知到身边的不安和焦虑,并总是想尽办法去解决。

高度敏感型人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我们可以感知到事物细微的差别,并对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加工。我们拥有活跃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意味着我们从外部世界接收和感知到的信息,会触发大脑里各种概念、想法并建立联结。如此一来,大脑“硬盘”很快就被填满,我们也会不堪重负。

对此我有过亲身体验,当信息超量输入时,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大脑被塞得不留一丝空隙,整个人会处于崩溃的边缘。比如,让我和一个陌生人待在一起,不到30分钟,最多1个小时,这种感觉就会出现。虽然我也可以控制自己,保持与对方交流的状态,甚至假装乐在其中,但是我会因此而消耗大量精力,直至最后精疲力竭。

没有人喜欢被信息淹没、大脑里一片混乱和精力耗竭的感觉。如果你的灵魂太过脆弱,你会比别人更快地疲惫和耗竭。所以,当环境太过杂乱时,你需要将自己从中抽离。

下面的例子中埃里克(Erik)的经历可能会引起你的共鸣。当你好不容易为自己偷得一丝闲暇时,你担心别人会认为你有毛病,太敏感,很冷淡或者孤僻。

家里有大聚会时,我会常常跑去洗手间,呆呆地看着镜子里的我,不断用热水和肥皂搓洗着双手。当陆续有人来试图打开被我反锁的门时,我觉得自己必须得离开洗手间了,尽管我还没有得到足够的空间和平静。有时我也会将自己藏在报纸后面:我寻到一个角落,坐下来,举起报纸,将自己的脸挡住。报纸后面的我闭上双眼,努力想找到内心的平静。而我的舅舅,一个非常喜欢找乐子的人,溜到我面前,抢走我手里的报纸,嚷道:“原来你在这里,想躲起来呢!”那时,所有人都笑了,除了我。

埃里克,48岁

所以,不只是消极的刺激和感知会让你筋疲力尽,积极的刺激——比如一个让你感到快乐的聚会——也会,可能需要你在聚会高潮时从中抽身。

这就是高度敏感型人格让我们遭罪的时候。我们当中的多数人都想要跟其他人一样在聚会上尽可能待得久一点。因为主人会想我们留下来,而我们也不想让他失望。并且,缺席聚会的后半程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损失。另外,我们还担心提前离开会给自己贴上枯燥、不爱交际、没礼貌的标签。

不过,尽管敏感的神经系统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烦恼,却也让我们体验到了更大的快乐。

那些令人愉悦的信息,比如精美的艺术品、动听的音乐和鸟鸣、沁人心脾的花香、美味的食物或者壮丽的景色,所有这些都能带给我们极大的快乐。可以让自己深深沉浸其中,让快乐填满自己。

我们能感知更多的信息

如果你是高度敏感型人格,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从不愉快的声音、场景或者气味中解脱出来是多么困难。你可能已经体验过被那些你并未主动选择却无法过滤的信息所困扰,甚至激怒的经历。例如,那些其他人觉得再正常不过的声音对你而言却是无法忍受的噪音,甚至让你的神经系统失控。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除夕夜。作为一个高度敏感型人,璀璨的烟花划过夜空会让你非常快乐,但是你却难以忍受与之相随的巨大噪音。它们似乎穿透了你的耳膜,震动着你的神经。甚至让你在新年接下来的几天都烦躁不安。

在关于高度敏感型人格的研讨会上或者一对一的治疗过程中,我会让他们回忆一下自己作为一个高度敏感型人最美好或者最糟糕的经历。而除夕夜的经历则高居最糟糕经历的榜首。在他们看来,充斥着烟花爆炸声的除夕夜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与之类似,一些相对无害的噪音,比如隔壁邻居翻箱倒柜找东西的声音,可能也会让高度敏感型人头疼。因为他/她常常睡得比较浅,很小的声响都可能把他/她弄醒。

你可能还得注意一些特殊的环境或者场所。许多高度敏感型人容易被寒冷的天气和气流影响,因此不得不婉拒一些露天聚会的邀请。美发店里,烫发用的刺鼻化学药剂的气味会让你避之不及。衣服和家具散发出来的气味也会让你敏感的鼻子不堪重负。除此之外,对你而言,跟一个会抽烟的人待在一起也是一种挑战,即使他们同意不在你面前抽烟。我还知道一些敏感的人,他们会因为自己无法屏蔽掉广播里连续不断的噪音而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

咖啡馆里播放着你不喜欢的嘈杂的音乐会让你头疼。狭窄拥挤的地方也会让你难受。

事实上,你会发现找到一件适合高度敏感型人的咖啡厅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这会让你和你的同伴十分苦恼——尤其是在你又累又饿的时候。

我常常对自己感到沮丧,因为我是如此难以将就。我希望自己能够不那么计较这些事,就跟其他人一样。

苏珊娜(Susanne),23岁

但是,作为一个高度敏感型人,我们发现自己很难不去计较这些细节。我们的疼痛阈限相对较低,对我们而言当环境变得糟糕时,我们会经受比别人更多的痛苦。

高度共情,容易受别人的情绪影响

多数高度敏感型人都会厌恶自身所处环境中的冲突。比如目睹一场争吵,或者只是待在一个氛围紧张的环境中。

但是,这种感受性的优点在于,我们能进行高度共情,并给予共情式的倾听。很多高度敏感型人做着照顾他人的工作,拥有良好的口碑、为人所称道。

高度敏感型人在帮助和照顾他人方面十分尽心,往往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筋疲力尽。高度敏感的特性让他们对别人的情绪也非常敏感,并受其影响。但是他们并不擅长将自己从他人的痛苦中抽离出来,他们也很难在回家后就对自己的工作不管不顾。

所以,如果敏感型的你,工作对象是人,那么学会照顾自己就显得很重要。因为你很可能过快地将自己燃烧殆尽。

人们常常问我,是否可以学着不那么容易受影响?作为一个高度敏感型人,你具有非常发达的触角,因此你会非常清晰地感知到周围发生了什么。有时,我会希望自己能够将这些触角打结,用来阻止外界的信息进入到自己的大脑,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聋一点儿,瞎一点儿,麻木一点儿。但这是不可能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正确看待你经历和感受到的一切的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正经历一段紧张的关系,着眼于你思考问题的方式会对你有所帮助。可能你会想:“这个人好像生我的气了,我做错什么了吗?”或者你也可以这样想:“这个人好像有点儿沮丧,他可能需要多关心一下自己。”如果你倾向于第一种想法,原本就令人头疼的状况会变得更糟。第六章会进一步介绍感情和思维是如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充满支持的环境中,你对氛围的敏感性也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心理咨询师和神经系统专家苏珊·哈特(Susan Hart)说过,

当婴儿对他周围的环境反应敏感,他会更容易受这些刺激的影响……那些在一个安全和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发展出很强的感受快乐的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兴趣,主动探索,积极共情,协调发展。

在温馨和谐、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敏感儿童,会更多地体会到敏感带来的好处。当然,如果你在儿童期没有得到温暖的照顾,你也能在成年后学会自我关怀,给自己以爱的馈赠。你可以给予自己支持,安顿自己的生活,给你的敏感型人格一片天空,去实现它的所有可能,让它成为你的动力。

强烈的责任感,甚至想要拯救世界

研究显示,与一般4岁左右的儿童相比,抑制性(敏感性)的儿童更少欺骗他人、破坏规则或者做出自私的行为,即使他们知道没人看着他们。并且,在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中,他们也更倾向于根据对社会的影响来选择合适的行为。

许多高度敏感型人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认为自己需要承担整个世界的责任。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能感知到身边的不安和焦虑,并总是想尽办法去解决。

当我感觉妈妈不开心时,我会非常乖,努力避免给妈妈惹麻烦。我不断思考如何才能让她好受一点。直到有一天,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决定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露出微笑,希望妈妈收到他们的赞扬。因为她是如此能干,养出这么好的一个女儿。

汉娜(Hanna),57岁

当你感知到周围的紧张和不安时,你迫切想要卷入其中,承担责任,甚至给自己施压,迫使自己立即去改善一切。

参加派对时,你总是积极倾听朋友的哭诉,努力回应他们的沮丧,认真思考可行的对策。可是慢慢地,你感觉到了疲倦,甚至需要马上离开,回家休息。然而此时朋友们似乎已经从痛苦中恢复过来了,继续节日的狂欢。

卷入到他人的生活中,积极承担责任是不是一件好事呢?这得看情况。主要的问题在于,一旦我们被他人的焦虑和不安影响,神经系统会因此失去平衡,那么我们很难保证下次能成功隔绝这种影响。

其实,没有人能为所有事情负责。当你正在为某些人或者某些事尽责时,你其实并没能同时兼顾到其他人或者其他事。有时,学着后退一步,让他人负责,使之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或许会更好。

当我学会不要对人人都尽责时,我发现我拥有了更多能量和精力。

高度敏感型人总是努力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或痛苦。他们也花更多精力去维持与他人的关系。而那些相对神经大条的人,似乎更少去考虑将要说的话或者做的事。这让敏感者们非常难以接受。他们难以置信有人会说出如此不适宜甚至伤人的话。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跟自己一样,习惯在人际交往中深思熟虑,谨小慎微。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所以,如果他们早已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受到冲击,那么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倍感受伤。

如果跟敏感者们一样对周围的一切都过于关心,你会发现自己跟他人交流的反应明显下降,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在与别人争辩的过程中你可能常常败下阵来,但是只有到了第二天你才会意识到当时应该如何说、如何做。

不过,我不得不强调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高度敏感型人并不总是富有责任感、充满关爱和同情的。当他们被刺激淹没,精力耗竭时,也会非常不顾及他人,甚至是难以接近。

拥有更加丰盛的内在世界

高度敏感型人拥有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梦想中的人生总是精彩纷呈,内心世界也是五彩斑斓。从个人经验来讲,独自一人时,我很少感到孤独无聊,甚至享受其中。我不需要依靠别人获得快乐,相反,我会因此获得自由。

对于那些日程紧凑,生活忙碌的人而言,失业或者退休很可能是人生中难以顺利渡过的危机。相反,敏感者们对此的态度要积极许多,他们非常欢迎这天降的自由,将之视为难得的机会去创造新的自我,享受宁静的生活。

敏感者们思如泉涌,并不需要特别激励。这股强大的动力甚至让人感到莫名的恐惧,因为它似乎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强烈渴望。你听,它正在呼唤你赶快行动起来。

我喜欢画画。但有时画画也会是一种负担。一旦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画的影像,内心就会迸发出一股压力,迫使我必须立刻拿出画板,将它记录在画纸上。

这股天生的动力可谓是价值连城的财富,当然,前提是你懂得如何利用它。正是因为它,敏感者们才能在不同艺术流派中创造出各种非凡的作品。不过对我而言,我会尽量避免在晚上10点后被这股力量唤起。因为如若此时出现任何不错的想法,都意味着我整晚的睡眠将被剥夺。

这一切是因为敏感者们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间隔太过无力,无意识的意念和想法很容易在他们进行创作或者编织梦想时闯入大脑,变得清晰可见。

孜孜不倦地探索精神世界

很多高度敏感型人相信,人,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能感知自己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联结。于是,一部分人选择去探索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相关组织,比如教会、自我发展中心、心灵交流团体等。但更多的人会选择创造自己的信念体系,或者广泛吸收各种信念,选择适合自己的信仰。

我们与上帝、神灵、守护天使或者任何类似的形象之间的关系非常隐秘。我们可以自己建立与神的联系,并不需要牧师、宗教领袖或者心灵大师的指导。对多数敏感的人而言,与比自己更强大的形象交流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迫不及待想与别人分享这些事。

我们更加谨慎,危机管理能力更强

我总是提前考虑好每个细节,想象所有可能的风险,并准备好对应的解决方案。

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你有两种可能的选择:一种是立即投入到新环境之中,进行探索;另一种是先等一等,看一看,思虑周全之后再行动。

一些人和动物会采取第一种策略,因为他们总是反应迅速,行为果敢,喜欢冒险;而另一些会选择第二种策略,因为他们总是谨小慎微,习惯行动之前先耐心观察一段时间。

以上两种策略在不同情境下都可能是合适的。比如一群兔子迁徙到一片贫瘠的草地,天敌相对较少,那么采取第一种策略的兔子会有更大的概率生存下来。它们会迅速占领这片草地,在其他相对谨慎的动物到来之前把一切吃个精光。相反,如果这是一片肥沃的牧场,但是捕食者也很多,此时第二种策略则是最佳选择。那些冒险冲动的兔子可能首先被天敌捕杀,而谨小慎微的兔子们则及时发现了潜藏的危险,从而有更大的概率存活下来。

同一物种里的个体对这两种策略有不同的偏好,这对整个物种长久存活下来是非常有利的。有时,只有果敢迅速的个体才可以存活下来,因为胆怯谨慎的个体会因为退缩导致挨饿至死;而有时,胆怯谨慎的个体让群体里的其他成员都效仿着保持警惕,这增加了每个成员存活的概率。不过,不管倾向于哪一种策略,都会有足够的个体存活下来确保整个物种的延续。

相比之下,高度敏感型的人更偏好第二种策略,在说话做事之前总是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可能对这类场景再熟悉不过:在开始一段对话之前,你可能已经想了很多:“如果他拒绝了,我就这样做;如果他看起来比较高兴,那我就……”行动之前,你可能已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考虑了一遍。

高度敏感型的人不仅擅长想象可能的结果,还常常能预想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开始一件事之前,你可能会思前想后,将所有细节考虑周全。不过,这虽然会帮你降低出错的概率,但是它也会降低你对事物的接受速度。因为你总是花太多时间去担心可能的风险。

当我为培训做准备时,我总是提前考虑好每个细节,想象所有可能的风险,并准备好对应的解决方案。而相对心宽的人就不需要做如此精细的准备,因为即使一切没有按照计划进行,他也不会自乱阵脚。

但是对我而言,一整天的培训已经耗光了我所有精力。如果再有任何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我也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应对。所以,做好最周全的准备是最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习惯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是一种非常好的能力。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对于那些难以忍受出现意外情况的人更是如此。但是它的缺点在于:你很有可能得长期处于担心焦虑的状态。或许你已经对此深有感触。如果真是这样,你可以学着如何选择性地关闭这项能力。一些放松技巧或者冥想有时会比较管用。

或许会有人鼓励你,要敢于尝试,别瞻前顾后,学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高度敏感型人,行动之前花一点点时间考虑一下反而会更加明智。因为你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冲突和失误,你的身体里储存的能量实在有限。尽量避免没必要的争吵,因为它会让你的神经系统久久不能恢复常态;也要避免饥饿、干渴和寒冷,因为跟其他人相比,你会因此受到更深的影响。

思考慢一点,到得快一点

敏感者们总是能看透整件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你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一件事。它的好处在于,无论你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或者是富有创造性的。许多作家、艺术家或者思想家都带有典型的高度敏感型人格特征。

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在眨眼之间就做好一个决定。对我来说,在工作会议期间,我很难确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无法决定自己更倾向于哪一个行动方案。我更想把它留到后面,给自己一点时间将事情想清楚。一开始我会为自己在工作中延长大家做决定的时间而感到愧疚。无奈大家已经习惯了我的行事方式。但当我将自己的决定回复给同事时,我发现他们非常尊重我的观点和想法,因为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思维非常缜密。

延斯(Jens),55岁

与高度敏感完全对立的是行动被冲动和无意识控制。但是当某些高度敏感型的人被刺激淹没,无法抽身时,他们很可能达到绝望的顶峰,濒临爆发,进而做出一些冲动行为来帮助自己抽身离开。比如突然辞职,跟朋友断绝关系,疯狂地吃喝玩乐,甚至是给年迈的父母打电话发泄自己的情绪。

有时,高度敏感型的人会被误解为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两者的区别在于,高度敏感型的人很快会为之前的行为后悔,尤其是当他们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痛苦或者不快时;而边缘性人格障碍倾向于做出生气和自我防御式的反应。作为一个高度敏感型的人,你非常想要避免出现任何失误。一旦你伤害了他人,即使是动物,不管以什么方式,你都会感到极度愧疚,长时间处于深深的自责中。

追求生活有趣、有味

多数敏感者倾向于选择相对谨慎的策略。他们总是将安全放在首位,享受熟悉的感觉。但是也有一些敏感者喜欢冒险,探索新的事物。如果你觉得自己容易感到无聊但又容易感觉疲惫,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喜欢寻求刺激的敏感者。而想要从中达到平衡其实并不容易。

作为一个寻求刺激的敏感者,如果你的生活总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你很快就会厌烦这种不断重复和无休无止的生活节奏。你总是想要给生活加一点调料,使之变得有趣一点。你渴望去旅行,尤其是去那些你从未去过的地方。

在旁人看来,这些寻求刺激的敏感者很可能会自己找一堆麻烦,难以收场。尽管他们很容易受到刺激,也很容易被刺激淹没,但是他们总是不断地去寻求新的挑战,而又不断变得疲惫不堪而难以应付这些挑战。事后,他们又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但其实他们并不需要自责——因为对未知的渴望并没有错,只是这种渴望很难与他们的高度敏感型人格平衡。这有点儿像开车,我们必须一只脚踩在油门上,同时另一只脚踩在刹车上。只有两只脚完美配合才能驱使车子平稳前行。

高敏感人喜欢聊深度

大约有70%的高度敏感型人属于内向型,而另外30%则属于外向型。如果我告诉一个来访者,在我看来他/她应该是一个内向的人,常常会立刻遭到反驳:“不可能,因为我不会一个人呆坐在角落里,我并不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如今,“内向”这个词可能已经带有贬义了。人们总是将它与难以接近、事不关己,喜欢自己待着,爱钻牛角尖或者总是游荡在网络世界里等形象相联系起来。

根据荣格的理论,相比于物质世界,内向型的人更关注内心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关心自己心里的一隅,其实他们也关注着别人。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会发现自己对关于物质的肤浅话题丝毫不感兴趣。漫无目的的闲聊很快就会耗光你的耐心。但你却很乐意与人进行有深度的沟通,不管是一对一的对话还是分享式的小团体交流。相比于很多人的大群体,你更喜欢一些小组织,因为它所需要的精力更少。

其实,即使你是一个外向型的敏感者,你也不会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社交。因为你同样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来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跟内向型的人一样。

我们很容易混淆高度敏感型和内向型这两种特质。它们的确存在一些共同点。比如,荣格认为,内向的人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喜欢思考和反省。并且这两种类型的人都不需要过多的外部刺激,心里都有五彩斑斓的生活,被自己丰富的思维和想象滋养着。他们也需要花费很多能量来思考和消化外部输入的刺激和体验。

当然也有特例,一些高度敏感型人虽然极度内向,但并不回避社交,即使长久待在大群体中也不会感到不适。这些人常常成长于一个大家庭,或者习惯了学校的集体生活或者其他人多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这种许多人在周围的感觉是熟悉的,甚至是安全的。高度敏感型的人在社交中表现活跃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来自环境的压力。如果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只有在你表现得外向活泼时才能得到家人的认可,那么你会觉得表现得外向是一种必需。

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70%的高度敏感型的人比较内向。因为小团体有利于他们思考,也不会轻易让他们身心俱疲。

但是,让高度敏感和外向并存则非常具有挑战性。对高度敏感的外向型个体而言,当他们兴致勃勃地想要进行更多的社交时,总是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高度敏感的内向型个体中,只是程度相对较轻。

给自己贴标签,就是为人生设限

事实上,不可能存在一种分类方法让我们百分百地符合其中一种类型。因为100个人就有100种类型。如果你尝试将自己与某一种类型匹配,那么你一定无意识地排除了人格中其他无关的特质。一旦你将自己定义为某一特定类型,你就会根据该角色给自己设定界限,进而忘记自己还有改变和成长的潜能。

将人定义为不同的类型能够让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这一点,我们就可能一直处于认为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的误区里。进而,如果他人的行事方式跟自己不同,我们就会断定这是不对的。在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前,我就常对自己说,那些精力充沛、生活匆忙的人一定是因为害怕像我一样深入了解自己。我坚信他们其实是在逃避某些事物。而现在,我知道他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着而已。

同样地,外向型的人也可能相应地认为,那些内向型的人其实就是冷漠、自私,对他人没兴趣,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别人身上而已。如果外向型的人看见对方宁愿一整晚都独自待着而不愿跟自己一起度过,他很可能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做错什么了。因为他无法理解安静的独处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另外,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能帮助夫妻之间更深地了解对方,增进双方感情。